搜尋味蕾記憶,閱歷歲月人生。坐落于鄭州市北二七路95號的廣州大酒店,經歷了61年的雨雪風霜,門前依舊車水馬龍。
提起廣州大酒店,會喚醒一代老鄭州人以及扎根鄭州的廣州人的味蕾記憶。12月29 日,鑫苑無添加大豆油攜手河南省食品安全協會、健康餐飲網、河南商報等省會媒體,走進了健康餐企第37站,位于鄭州新二七路人民公園北側的廣州大酒店。
廣州酒店的第二代傳人——今年58歲的行政總廚李波,雖已華發叢生,卻依然精神矍鑠,他像稱呼老友一般,習慣性地叫它“廣酒”,他驕傲地說:“大家都知道廣酒是鄭州的老字號,每次當我介紹自己是廣酒人時候,總能被人高看一眼。”
從左至右:職務保管 梁躍紅、行政總廚 李波、餐飲部執行廚師長 時亮、餐飲部運行廚師長 李世杰
【愛情故事】
吃粵式早茶到哪里去?一些講究的老鄭州都知道廣州大酒店的早茶、晚茶最正點。
幾乎每天早上,家住鄭州市京廣路附近的劉仁德和老伴張信杰都會坐公交車到廣州大酒店吃早茶,老兩口很默契很恩愛,他推門,她按電梯按鈕,他打水,她泡茶,待茶香四溢時,已經熟絡得像自家孩子似的服務員,一邊親切地喊著叔叔嬸子,一邊將冒著煙兒的蝦餃、叉燒包、鳳爪、耗油青菜、生魚片粥逐個端上了桌兒。
老伴的杯子空了,劉仁德很紳士地拎起瓷壺倒茶,壺里盛滿了茶水,他的手這兩年開始抖動得厲害,他強撐著沒讓茶水溢出來,倒完茶滿意地看了阿妹一眼,幽默地笑著說:“我得把領導服務好,否則就被炒魷魚了。”
這是劉仁德和老伴張信杰吃早茶的一個場景,記不清多少年了,每天早上想見見老朋友們,想看看報紙喝喝茶,不用猶豫直接就來了。像他們一樣喜歡吃早茶的有一批老鄭州人,他們在這個除了家、公園之外的第三空間里暢快地聊天、漫談,在享用精致的茶點中書寫人生的美麗記憶。
【追溯歷史】
一家粵菜的60年芳華,從54名廣州熱血青年北上創業開始
到廣州大酒店吃早茶之所以讓劉仁德和老伴張信杰他們記不清多少年,是因為廣九扎根鄭州太久了。
走進廣酒,從左邊的樓梯上至二樓,右手邊的敞開式的餐廳就是河南省第一家經營正宗粵菜的早茶餐廳。
說起廣州大酒店,有一個說法的這樣的——1956年國家統一安排支援內地建設,鄭州市政府組織鄭州市商業局飲食服務公司前往廣州,請求派遣服務行業人員支援鄭州。在廣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54名熱血青年遠離家鄉,帶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來到中原鄭州。
當年8月,廣州酒家在鄭州市北二七路新通橋拔地而起,它經營粵菜、西餐、燒臘制品、粵式早菜、廣式糕點、冷飲小吃,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鄭州最早最正宗的粵式餐廳不僅經營餐飲,還經營有攝影、美發等服務功能,堪稱一個大商場。
1989年廣州酒家開始改制,正式更名為“廣州大酒店”, 由單一餐館成為集客房、餐飲、會務、娛樂于一體的商務型酒店,擁有各類客房200余套間。行政總廚李波就是從那個時候來到廣州酒家,那時他剛30歲。
在廣州、鄭州兩代廣酒人的努力下,廣酒獲得的榮譽不勝枚舉,河南名店老字號,河南省明星住宿企業,河南省消費者喜愛的十佳賓館,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單位等。
世間萬物,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在這間茶餐廳,完美地將二者進行了融合。
廣州大酒店樓梯一側的墻壁上,掛著60年代的鄭州二七塔、廣州火車站、甚至廣酒隔壁的人民公園的黑白老照片,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畏感。厚重的年代感,在廣州大酒店從不缺少,嶄新的生機也正在代代相傳中熠熠生輝。
【食材講究】
乖乖嘞,吃早茶客單價二三十,對咱河南人來說挺奢侈。
蝦餃、叉燒包、鳳爪、排骨、燒麥、腸粉,是廣式早茶的幾大特色小吃,吃早茶誰不單點幾個茶點啊?!“一盅兩件,人生一樂”,這是廣東人對早茶的描述。所謂一盅兩件,是指早茶常以一盅茶配兩道點心。兩個人一餐就是六七十,對于鄭州西郊的市民而言,一頓早餐花個六七十元還是蠻奢侈的。
有人說在廣州吃早茶,其實是一頓國王式的豐盛早餐。
對于消費者而言,到這里吃早茶,或許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許是對生活不將就的一種講究態度。
在此背景下,食材升級勢在必行。12月29 下午14:00,廣州大酒店鑫苑無添加大豆油,食材升級戰略簽約儀式,雙方達成了食材升級的強強聯合戰略。
作為在鄭州已經堅守了61年的老字號,李波說,廣酒有自己的獨到的食材篩選標準。
首先,食材商要具備基本的四證,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企業合法證、檢驗免疫證。
其次,不使用任何半成品食材,拿一只鳳爪來說,從取材到腌制,從上鍋等待到入味出爐,都需要漫長的時間熬制,廣州大酒店堅持不用任何工業產品,目的就是保持傳統工藝和口感。
李波說:“食材質量可以,才能談價格。”鑫源無添加大豆油,就是他們堅持使用了十幾年的老品牌,當年聯系廣酒的業務員,如今,已成長為了銷售經理。
廣州大酒店餐飲部執行廚師長時亮說:“鑫源無添加大豆油反復用幾遍,也不會產生嗆人的刺鼻味兒。其次,無添加也符合未來人們對食品選擇的趨勢,鑫苑無添加大豆油不添加香精、色素,不含有膽固醇、黃曲霉素,尤其對現代人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功效。”
——————————————————————
作者/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