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吹拂著南陽大地,也吹開了綻放的花朵,燦爛若錦的桃花、潔白如雪的李花、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將這里變成一片花的海洋。賞心悅目的同時,南陽市各縣區做活觀光農業,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品牌,激活鄉村生態優勢,帶動產業發展。
此花爭妍彼花開
南陽的花季是從紅彤彤的桃花開始的,其中尤以新野縣新甸鋪鎮津灣村的萬畝桃園最為知名?;ㄩ_時節,遍地燦若云霞,已成為南陽鄉村旅游的一個熱點。
桃花開了,遍布南陽城鄉的白色的李花、粉色的杏花也不甘寂寞,次第盛開。隨即,方城縣數萬畝的油菜花開始吐露芳香,南召縣遍地的玉蘭花也在枝頭熱烈地綻放,以五朵山、石頭村等為代表的鄉村一時間繁花似錦,游人如織,摩肩接踵。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由于溫差的原因,3月中旬后,平原地帶的花期即將結束,南陽海拔較高的西部幾個縣的花季又開始了。有“中國油桃之鄉”美譽的內鄉縣密植了10萬畝優質油桃,花開時節香飄數里之外。西峽老君洞的18萬畝紫荊花將在4月初進入盛花期,目前漫山遍野已是一片紅色海洋。
帶熱旅游花當家
3月28日,走進西峽縣田關鄉孫溝村,3萬余畝雪白的李花鋪滿山坡,如織的游人穿梭在花海中。昔日的貧困村,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特色村。“李花能從3月份一直開到4月底,到夏秋季節還有滿樹的果子。這幾年我們接連舉辦李花節,名氣越來越大,來我們這兒踏春休閑、賞花品果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孫溝村黨支部書記馬景龍說。
不只是萬畝李園,“旅游+現代農業”催生了鎮平縣李寨都市農業生態園、方城縣的德云山風情植物園等一大批都市生態農業園區。據南陽市農業局統計,去年南陽市僅100個重點農業園區就完成投資額4.42億元,年接待游客達475萬人次。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做大觀光農業,助推旅游業,南陽市將春日賞花與民俗文化、農家餐飲、農耕體驗等相結合,讓游客有看頭、有玩頭、有吃頭。
沐浴在玉蘭花香中的南召縣今年就將賞花活動與石頭村等熱門景點相結合,讓游客盡享全域旅游帶來的享受。“在觀光園賞完花到采摘園摘草莓,然后去石頭村體驗民俗和農家菜,最后到花木城買上幾盆花卉,這一天的行程滿滿的。”來自平頂山的游客張忠良說,今年南召縣的玉蘭節讓他收獲滿滿。
帶動產業花為媒
新野縣首屆紡織博覽會服裝秀沒有設在T型臺上,而是搬進了桃花園中。
“沒想到這些服裝都是新野制造的。”如潮花海為服裝秀增添了無限美感,也吸引了更多游人和客商對新野紡織產業的關注。新野縣是全省最具規模和集群特征的棉紡織產業聚集地,形成了從棉花收購、加工到紡織、色織再到印染、針織的完整紡織產業鏈。如何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客商?該縣盯上了蓬勃發展的鮮花經濟。
“新野縣桃花節、郁金香節已經舉辦過兩屆了,每年都吸引上百萬的游客。以花為媒,以節為介,我們希望能進一步打響‘中國棉紡織名城’的品牌,促進新野紡織服裝企業與國際國內大市場有效對接。”新野縣政府負責人介紹,在首屆紡織博覽會上,新野收到了簽約紡織服裝業招商合作項目4個、投資金額達7.6億元的“大禮包”。
在南召,玉蘭產業已是其一塊重量級的“金字招牌”,連續幾年的玉蘭節不僅帶動了該縣旅游產業的發展,也為南召縣苗木產業贏得了口碑和市場。
春日百花、夏日蓮花、秋日菊花、冬日梅花,一年四季花似錦,疑似春住不愿走。近日南陽市農業局聯合全市重點都市生態農業園區推出了一批賞花基地,花期延續一年四季。南陽各地都在不斷深度挖掘和開發鮮花經濟背后的優質資源,把賞花和發展當地旅游、休閑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力爭鮮花經濟在帶動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張梓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