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安偉接受商報專訪,談城市發展新思路 |
借鑒雅安熊貓旅游 三門峽要打造天鵝城 |
![]() |
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安偉 河南商報記者 張郁/攝 |
作為旅游市場的新晉“明星”,“天鵝城”三門峽要向四川雅安“取經”。
三門峽市民即將用上便民APP,手機點一點,就能讓數據去跑路辦一些審批手續。城市轉型升級,三門峽還要建起家門口的海外原料基地……
全國人大代表、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安偉接受河南商報專訪,曬出城市發展成績單,講述了一連串城市發展新思路。
【“效能革命”】
去年查處效能問題202件
河南商報: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提高政府效能。三門峽的“效能革命”有哪些舉措,進展如何?
安偉:2016年下半年,三門峽提出“效能革命”。
實施一年多來,效能革命已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是政府效能普遍得到提高,加速行政審批提效能。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市27個部門的249項行政管理事項和112項行政許可事項進駐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理,重大事項實行“周辦結”,程序性工作基本做到“當日事當日畢”。
強化項目和企業服務方面,落實“綠色通道”和“首席服務官”制度。全市不斷深化“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專項治理。僅在去年,我們就查處效能問題202件,處理266人,黨政紀處分15人。
【旅游】
“對標”雅安熊貓旅游 打造天鵝城
河南商報:三門峽提出打造“三地五中心”,其中,建設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方面有哪些計劃?
安偉:三年前,三門峽就提出走全域旅游的道路。針對三門峽旅游資源豐富,發展全域旅游方面,我們總體設計、重點突破、骨干牽動、點面結合、一體推進。
重點突破以天鵝湖、地坑院、函谷關景區打造國家級的旅游度假區為突破口,帶動全面工作。
圍繞全域旅游,我們要著重發展吃、住、行、游、購、娛,推進交通、服務、景點、品牌、管理五大提升工程。
目前,天鵝湖旅游度假區已經成為全省旅游業的黑馬。今年春節,天鵝湖旅游度假區游客人數比去年增加58%,收入增幅超50%。去年,地坑院一度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爆款景區。
下一步,我們準備和四川雅安對標,那里主打熊貓旅游,我們打造天鵝城。通過學習雅安的先進經驗,結合實際,不斷豐富三門峽的旅游內涵,把三門峽打造成區域旅游中心城市,從而把三門峽打造成區域性的旅游目的地、未來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智慧城市】
今年力推便民APP 讓數據多跑路
河南商報: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三門峽有什么做法和打算?
安偉:2016年開始,我們在全省率先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前“一平臺”(政務云平臺)、“兩中心”(智慧三門峽運營指揮中心、大數據中心)、“五應用”(互聯網+政務服務、12345政府服務熱線、智慧城管、移動OA協同辦公、智慧景區)已全部完成并上線運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其中,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收到民生問題投訴,第一時間發出派單,督促當地有關部門辦理,做到全程跟蹤。這項工作,已經納入了政府目標考核重要內容。今年,我們計劃推出便民APP,市民手機上網提交信息,就能解決民生難題。
爭取今年上半年,實現“平臺之外無審批”。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
【轉型】
穩住礦產優勢
建起家門口的海外原料基地
河南商報:作為資源型城市,三門峽要轉型發展。這方面有什么規劃?
安偉:三門峽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未來五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是我們必須著力解決的核心問題。
一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提升發展。重點是推動黃金、鋁、煤及煤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延鏈強鏈補鏈,發展中高端產業,生產中高端產品,提升中高端水平。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建立起家門口的海外原料基地。
過去這里開采能力強,加工能力不強?,F在轉型,要穩定開采能力,主要擴大和提升加工能力。
從國外直接把原料進到三門峽,實現了兩個市場的對接,把原料基地建在家門口。
二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創新發展。重點是推動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健康旅游、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擴量提質,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三是充分發揮區位、資源方面的比較優勢,實現融合發展。三門峽正在申請建立河南自貿區的拓展區,如果成功獲批,在黃金金融市場將大有可為。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下一步,三門峽要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加工制造業產品的內陸港口和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把產品向海外輸出。
【建議】
仰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DNA
建議遺址群打包申遺
河南商報:作為人大代表,您今年提了什么建議?
安偉: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三門峽將澠池仰韶村遺址、三門峽廟底溝遺址、靈寶北陽平遺址群等仰韶文化遺址群打包申遺。
今年年初,三門峽已經開始著手做申遺的前期工作。
仰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DNA,是主干文化也是根文化。仰韶文化是我們河南文化的絢麗明珠,澠池仰韶村遺址、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入選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靈寶(北陽平)西坡遺址被列為全國首選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遺址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通過仰韶文化的申遺,扮靚河南的文化品牌。
記者:河南商報 高云 王琦 陳詩昂 宋曉珊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