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產值跑出“加速度”
5月9日,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濟源段項目月山隧道全幅順利貫通,成為焦作市在建高速首座貫通的隧道;5月19日,隨著最后一塊蓋梁的澆筑完成,全長1.73公里、該項目的一處控制性工程沁河特大橋下部結構施工全部完成;6月5日,該項目沁陽境內仙神河大橋實現了半幅貫通……伴隨著一線頻頻傳來的捷報,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濟源段項目建設一路高歌猛進。
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濟源段項目已經連續兩年圓滿完成年度投資目標任務,截至目前,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濟源段項目自開工以來累計完成39.35億元,占概算56.25億元的69.9%。
項目建設開啟“加速度”
該項目開工以來,河南焦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精心組織、科學安排,錨定目標任務,加壓奮進,克難攻堅。領導分包標段,蹲點服務制;實行工程進度日報制;組織開展“大干一季度,實現開門紅”的百日大干活動及“焦源杯”綜合評比勞動競賽活動,從而有力確保了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全線形象進度進展良好。云陽河大橋、跨神農大道分離式立交橋相繼貫通,月山隧道貫通,大沙河大橋、辛莊分離立交橋箱梁施工正在加緊進行,部分邊坡防護路段堤拱形骨架已綠草蔭蔭,個別路基填筑路段已經成型,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濟源段項目雄姿初現。
科技創新釋放新動能
該項目公司積極開展首件工程認可和樣板工程創建工作,堅持以“微創新”和“四新”技術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煉出了鋼筋籠滾焊機錯位搭接管、方墩鋼筋籠模架安裝+整體吊裝、混凝土透明試拌箱、預制梁壓漿一次性止漿閥機等施工“微創新”成果,亞甲藍試驗試紙留樣、負壓篩干燥保存法等試驗檢測“微創新”做法,在路基施工中積極應用36噸大噸位壓路機、高速液壓夯和沖擊式壓路機等設備,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目前,依托部分“微創新”成果,項目取得了1項實用新型專利“鋼筋籠主筋接頭定位裝置”和1項省級工法“實心方墩分段一次成型施工工法”,為創優爭先奠定基礎。
沁河特大橋作為該項目第三合同段承建的重點控制性工程,以有著最大墩高26米、最大跨度80米的鋼混組合梁的“矯健身姿”,向世人展示著它的壯美。針對沁河特大橋特殊的施工工藝,第三合同段項目部專門成立科研工作領導小組,聯合陜西省橋梁工程智能建造技術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以沁河特大橋為依托,系統開展基于大跨鋼-混組合梁裝配化整孔架設建造技術研究。在該橋施工中采用了整孔工廠拼裝+架橋機架設施加反提力的施工方法進行鋼混組合梁,通過定制80m跨自平衡架橋機一臺,搭載反提力集中控制系統,通過中央主控系統實時監控橋機運行時各項數據來保證施工安全。目前,沁河特大橋下部結構施工已全部完成,上部結構中的T梁預制和架設正在加緊推進。
據了解,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濟源段項目是沿太行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項目全長52.224公里,項目總投資約79.8億元,2021年6月28日舉行開工典禮儀式,2021年12月實質性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底建成通車。該項目的實施,對于實現沿太行高速的全線貫通,進一步加強我省與京、津、冀地區的融合發展,為豫北沿太行旅游快捷通道的形成和中原經濟區的建設都將有著重要意義。(王晨光 聶會軍 李洋洋 魏思齊 段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