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會共授予93家民營企業“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稱號、31家民營企業工會“全國雙愛雙評選先進企業工會”稱號,評選出31位“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31位“全國熱愛企業優秀員工”。
大會上,姚忠良作為先進個人代表進行了主題分享,他表示:“任何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都是社會的企業。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白象將始終堅守‘至誠’信念,充分挖掘和釋放就業潛能,在增強員工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時,實現企業、員工共發展、同進步。”
多措并舉穩崗擴崗助就業
近年來,就業被擺在“六穩”“六保”之首。國家出臺多項穩就業政策,強調堅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等實際問題,不斷造福人民。二十大報告也指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國有所需,企有所應。在2022年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白象一方面扎實保障員工安全、健康,另一方面積極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媒體直播等多種方式增崗擴員。據了解,白象在2022年共新增了1600余人的就業崗位,累計幫助全國經銷商招聘員工22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大齡青年就業難已成為社會的一個痛點,但白象在招聘過程中,重視富有工作資歷的人。以品保經理崗位為例,白象更愿意招聘具有10年以上食品質量、質量控制工作經驗,或8年以上大型食品企業管理工作經驗,精通ISO2000、HACCP、BRC體系并有豐富實踐的人員。
逆勢增崗擴員的背后,是白象近年來開啟的以“面向主流市場消費者,做美味速食的創新擴張者”為核心愿景的二次創業。在二次創業戰略的推動下,白象對企業發展進行新布局,除了大力發展主營業務,還不斷推進新業態、新產品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公司實現了經濟效益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聚焦成長打破職業發展天花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這就意味著企業除了保障和新增就業崗位之外,還要始終支持員工發展,讓每一個人都能有所成長,有更多的獲得感。
在提到助力員工拓展能力空間,打破職業發展天花板時,姚忠良介紹,白象會根據不同崗位的業務需求,切實站在企業自身和員工發展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公司基層管理人員培養機制,詳細規劃相應的“定制化”學習成長體系,開發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培訓服務,如專業能力培訓、領導力培訓、文化力培訓等,以“授人以漁”的形式幫助員工成長。
“在白象,你只要踏踏實實做好研究就可以了,集團在我們的研發費用上,是上不封頂的。”白象食品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菊艷表示,其所在研發團隊有七十多人,大多數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食品科學專業知名院校,其中65%以上是碩士及以上學歷。這些研究員雖然有各自的研究領域,面體、調料、包裝、儲存等,但白象有學習交流制度,定期組織大家開展“頭腦風暴”,劉菊艷偶爾會有一種還在學校的錯覺。實驗室之外,白象每年都會組織市場團隊和研發團隊到全國各地的百年老店,開啟“尋味之旅”,與各地名廚,甚至是享受國務院津貼的烹飪大師進行一對一的學習切磋。
此外,白象還實行輪崗及競聘機制,鼓勵員工儲備多崗位技能,持續提升業務素質,快速成長挑戰更高目標。這一機制在幫助員工快速成長的同時,還為員工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守誠待人實現企業員工雙向奔赴
員工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一個有溫度、有關懷、有愛心的企業才能真正贏得員工的尊重與奉獻。
“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解員工之所需”是白象員工關懷工作的指導原則。一直以來,白象不斷健全完善員工關懷體系,從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員工健康、制度流程等方面給予員工關心與愛護,并采取召開員工座談會、建立互助基金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
“員工關懷一定要想在細處、落在實處,實實在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凝聚力,讓每個員工在白象大家庭中都找到歸屬感和榮譽感。”姚忠良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白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平等就業,為農村務工人員、社會待就業人員、退役軍人、下崗職工等提供與其勞動能力相匹配的各種就業機會。在白象人看來,所有通過努力奮斗為個人實現理想追求、為家庭營造美好生活,為社會創造價值財富的人,都值得尊重及善待。
正是因為這份守誠待人的樸素理念,白象與員工實現了雙向奔赴。不久前,白象“湯好喝”產品再次升級,為了確保產品品質,采購、研發、品保等團隊在內的項目組,死磕了一個半月。“我們部門11點多就下班了,研發部他們要工作到夜里兩三點,大家真就是把產品當自己孩子養。”白象負責產品的范一偉對此記憶猶新。
助力高質量充分就業,白象是眾多民營企業中的一個縮影。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應對風險挑戰,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在穩就業、保就業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立足當下,踐行社會責任優秀企業的不斷涌現,將不斷夯實和諧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發展乘風破浪。(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