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莊村是當年南陽大會戰時中原野戰軍某部的指揮部,留下過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但過去一直沒有充分挖掘”。時值盛夏酷暑,正在指導紅色文化廣場建設的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皮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榮軍說:“今年以來,俺村以‘黨建+文化’為突破口,把紅色文化融入黨員教育,有效激活了黨員、群眾的紅色基因,你看,這參與廣場、展廳和地下管網改造的同志都是干勁十足啊”!
近期以來,博望鎮結合五星支部創建,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動大手筆升級“黨建+文化”項目,盤活了以紅色元素激活黨員干部神經細胞的先手棋。
五星支部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博望鎮瞄準村級黨建文化陣地建設滯后,黨員隊伍活躍度差等薄弱環節,動員各村找準切入點和落腳點,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黨建紅色陣地。鎮黨委首先抓著張騫封侯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追憶漢代出使西域、歷經艱辛、開拓絲綢之路的“張騫精神”為切入點,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落腳點,制作出張騫出使西域、諸葛亮火燒博望、劉毅然等革命前輩在博望活動的展示欄、宣傳版面等40塊,重拳打造出古色古香、融紅色文化元素展示與集市貿易為一體的商貿一條街。不但活躍了商貿市場,為人民群眾夜生活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為黨員群眾開辟了近在咫尺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
在南陽大會戰期間,作為南陽外圍地帶博望鎮,許多村莊都駐進了解放大軍,而且解放軍某部在博望鎮皮莊村設立了臨時指揮部,其間,當地留下了許多軍愛民、民擁軍的英雄故事。在最近的黨建文化陣地及美麗鄉村建設中,村里積極動員引進和捐助資金200多萬元,新修柏油路1.2公里、埋設地下管網400多米的同時,重拳打造紅色文化廣場、高標準建設村史館。在廣場附近墻面上,以再現紅色記憶為主題,精心繪制大型圖畫20多幅,制作固定性展板12塊,把收集的軍事遺物,當年的老物件、舊農具等擺放在村史館,讓人追古思今,時刻不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激勵黨員干部以革命前輩為榜樣,一心為民謀福利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喚起廣大群眾攻堅克難、努力開創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該鎮出重拳打造“黨建+文化”陣地,以革命前輩的精神激活黨員干部及群眾的精神細胞,助推鄉村振興步入快車道。連日來,全鎮51個村圍繞五星級支部創建,以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武裝黨員干部頭腦,掀起了學黨史、強黨建、振精神、謀發展的熱潮,在人居環境整治、環保攻堅、公路建設、抗旱保秋的主戰場上,隨處可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身影,營造出創造新業績、喜迎二十大的深厚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