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副校長劉俊國教授受頒國際水文科學獎獎章
部分參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2023年7月11日至20日,第28屆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簡稱“IUGG”)聯盟大會在德國柏林召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術副校長、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教授劉俊國應邀參加會議并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7月15日,IUGG聯盟大會舉辦了2023年度國際水文科學獎頒獎儀式,向教授劉俊國頒發國際水文科學獎Volker獎章。
國際水文科學獎設立于1979年,由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世界氣象組織(WMO)共同頒發,表彰在全球水文科學及其基礎理論和科學實踐中做出杰出貢獻的水文學家,被視為國際水文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成就獎。
劉俊國是繼2014年獲得國際水文科學獎的夏軍院士之后,我國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學者。
會議期間,劉俊國教授應邀與武漢大學夏軍院士同作題為Perspective on water system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Panta Rhei to Digital Twin River Basi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 A new proposal of working group for HELPING(從萬物皆流到數字孿生流域:不斷變化環境中的水系統科學和技術視角)的學術報告。
劉俊國此次受頒獎章并開展廣泛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研究,對于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雙一流”學科創建具有重大意義,是學校貫徹落實河南省委“十大戰略”之首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卓越成果。
據悉,劉俊國是瑞士工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士、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會士。
劉俊國教授長期從事水資源和生態修復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提出了“三維水資源短缺”和“漸進式生態修復”理論,在水資源時空演變、水質性缺水評價和河流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
在Nature、Science、PNAS、《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論文270余篇,先后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全球頂尖科學家榜單等;兼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主要作者、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委等職;榮獲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獎、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水文領域Paul A. Witherspoon Lecture獎;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EGU)“杰出青年科學家獎”、國際恢復生態學學會“技術傳播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青年科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