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指關節有點類風濕,這幾天駐村工作隊員挨家挨戶通知省里的專家們要來了,我一大早就過來等著,讓專家們看看。”10月17日,在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武店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村民喬明紅期待地說道。
10月17日是第29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因病返貧致貧,在當地駐村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調下,由河南省醫學會全科分會、河南省兒童醫院聯合主辦的“走基層·送健康”系列活動在武店村啟動。
活動現場,前來咨詢就診的群眾絡繹不絕,來自省人民醫院、省兒童醫院的14位名醫名家為每一位村民認真檢查,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并給出治療建議或注意事項。
本次義診包含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等科室,診斷范圍基本覆蓋了各類老年人常見病癥。對常見病、多發病、頑固病等,專家們耐心地向群眾解釋致病原因及治療方法,發放一些常用藥物。同時,專家們以心血管病防治為主題,舉行疾病預防科普講座,并對周邊多個村莊的鄉村醫生們進行持續跟蹤培養,開展多場集中培訓。
“現在農村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比較弱,去大醫院看病就診的人數也比較多,其實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見慢性病在基層能夠得到解決。”省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主任王留義說,“因此我們此行除了義診去走村串戶、看一些比較重的病人,主要是指導培養鄉醫、村醫,在基層把慢病管理好,提高綜合健康指數,讓基層醫生真正成為老百姓健康的守門人、醫療費用的守門人。”
為讓廣大村民享受系統、持續的健康服務,河南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河南省兒童醫院小兒骨科分別與武店村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兩科室將為武店村村民提供免除專家掛號費優惠政策,并與武店村及周邊村衛生室建立遠程會診機制,讓九重鎮村民享受更為便捷的專家診療服務。
“以后我們的鄉親們到省城看病會更加便捷,可以享受到與一線城市居民同等的醫療衛生資源。”省委組織部派駐武店村第一書記范志峰說。
脫貧攻堅任務結束后,武店村駐村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認真履行“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職責任務,努力辦好惠民實事。
2020年6月,范志峰得知低保戶王亞瓊兩歲的女兒鄒佳韻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高昂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他跑遍鄭州各大三甲醫院,積極為其尋求救助。在他的努力下,省胸科醫院為小佳韻進行手術,并免除了6萬余元的治療費用。
小佳韻重獲健康,如何避免更多的小佳韻出現? 范志峰認識到,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鄉村振興路上繞不開的“絆腳石”,是不得不啃的“硬骨頭”。
為了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出現因病返貧現象,范志峰帶領村“兩委”班子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聚焦小切口,服務大民生,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學習教育的落腳點,通過完善村衛生室建設和邀請省醫療專家團隊開展“走基層·送健康”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據悉,本次“走基層·送健康”系列活動首站設在九重鎮武店村,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研南水北調工程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以該村為樣板,真正把村醫培養培訓好,提升基層看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能力,更好地為百姓健康服務。
“我們將繼續堅持強化黨建引領,走好水源地的綠色發展之路,以‘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指針,答好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答卷。”范志峰說。
編輯: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