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時,一大批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又是一個新年,這些凱旋的醫護工作者依然奮斗在工作一線。新年,他們也有新的期待。
一切都是未知
“我宣誓,堅決服從大局,擔當使命,馳援武漢。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勇于奉獻......”2020年1月26日,河南首支支援湖北應對疫情醫療隊宣誓出征。此后,河南省共派出15批援助醫療衛生隊,共計1281人支援湖北。
孟津縣中醫院黨支部副書記謝群星、醫政科科長雷其山,孟津縣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王燕所在的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于去年2月9日馳援武漢。
“2月9日那天早上七點我們還在家里,晚上七點就已經到武漢機場等待進一步通知了。”謝群星說,當時出發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和雷科長主動請纓,從確定人選到去洛陽市區集合只有一個小時,還要準備一些救援物資,沒有時間和家里人說。”
王燕寫了請戰書,看到支援武漢醫護人員需要具備的各種條件后,“我全都符合,再加上本身是一名黨員,當時毫不猶豫就去了。”臨走時來不及與熟睡中的兒子告別的王燕也并沒有告訴遠在山東的父母,而她在援鄂期間更是“謊稱”在加班,害怕父母擔心。
王燕在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的工作照
談及當時去支援武漢的感受時,雷其山表示,最擔心害怕的就是一切都是未知,“我們出發的時候只知道去支援湖北,至于去哪不知道,也不知道去多長時間,也不了解具體的情況,一路上大家很沉默,都是默默的看向窗外,有種慷慨赴死的感覺,雖然我們也害怕,但作為醫務工作者,這時候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當然是義無反顧。”
學會感恩,珍惜身邊的人
“算下來,去年的今天我們已經培訓結束,進入方艙醫院開始工作了。”王燕說。
到達武漢第二天的王燕,還沒來得及褪去一身疲憊,就要面臨一個極大的挑戰——剃光頭。“因為當時的防護物資還十分緊缺,長頭發會藏很多細菌,被感染的風險很大,剃光頭是保護自身最好的選擇。”
經過嚴格培訓后,王燕進入武漢市青山區的方艙醫院開始工作,她看到那些正被病毒侵害的患者,心里也很不是滋味,陌生的醫院環境、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每天面對可能到來的死神,幾乎所有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隨時會出現情緒崩潰。
“其實我們能提供更多幫助的就是傾聽和陪伴,聽他們訴說,讓他們有情緒發泄的出口。”王燕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經常和患者們聊天或者找一個物件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要讓他們只想著自己是一個病人,多想想美好的東西。”
經歷了這次疫情,來源于未知的恐懼讓王燕更深刻的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現在我的想法反而變得簡單了,以前也會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但真的去了武漢,看到那一幕幕的場景后,就覺得生命的可貴,要學會感恩,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新年伊始的新期待
武漢死守兩個月,四萬醫護人員從四面八方馳援。凱旋歸來,他們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
“選擇了我們這個行業,假期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奢侈品。”謝群星說。
而今年,他們同樣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值班表上排的很滿,手機24小時開機,除了工作需要,更多的是患者的“服務熱線”。
新年伊始,謝群星和雷其山希望疫情能夠早點結束,多陪一陪家人,“家人為我們付出很多,想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也想去一趟武漢,再看看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王燕希望疫情能夠平穩控制,繼續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當然我也很想再去一次武漢,最好能與一起抗疫的小伙伴去看看櫻花,去曾經戰斗過的地方轉一轉。”(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