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文圖
河南第二家綜合保稅區在哪?答案是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數據顯示,自2016年底正式封關運行以來,經過前兩年的摸索,2019年綜保區進出口值突增至前兩年之和的2倍左右,達到8.49億元。2020年上半年,更是克服不利因素,進出口值逆勢增長至10億元,同比增長2364.36%,是去年全年的121%,反映出經濟運行呈現強勁復蘇態勢。

今年,隨著園區內三家企業的陸續落到、投產,綜保區的快速增長仍有盼頭,預計全年進出口值將達20~30億元。
其中一家是南陽華昌油脂科技有限公司,7月23日,該公司首個海外訂單,前期已經通過南陽臥龍綜保區海關查驗,將于當天從中國沿海港口發往歐洲。
這家企業在今年5月中旬入駐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利用綜保區的政策優勢,專業從事廢棄動植物油脂(含地溝油)資源綜合利用,是典型的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建設日處理200噸廢棄油脂生產線一條,以及檢測、倉儲、辦公等配套設施。

受訪時,南陽華昌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書平介紹,這個項目利用中西部地區豐富的廢棄油脂資源,通過收集、勾兌、調制,加工為工業級混合油,再進一步委托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加工為生物柴油,實現加工增值,且最終滿足產品出口要求,產品全部出口歐盟。
目前,項目已初步投產,日處理廢棄油脂100噸,年底前預計實現進出口額2億元。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5億元,創匯7000萬美元。
在綜保區另一棟廠房內,飄安集團醫療防護用品出口加工項目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面對國內疫情防控的長期需要和國際疫情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飄安決定啟動專門面向國際市場的防護用品出口加工基地項目,經過高效的接觸溝通,項目最終選擇落戶在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根據計劃,飄安南陽防護用品出口加工基地規劃兩期建設。其中,一期主要是口罩和防護服產品,包括醫用外科口罩、醫用n95口罩、kn95口罩、一次性防護口罩等多個口罩產品。
“我們在一期5萬平米的廠房內,共規劃了99級熔噴布生產線10條、口罩生產線500條、醫用服裝生產線500條,達產后可實現熔噴布日產能12噸,口罩日產能2000萬片,醫用服裝日產能50萬件,提供就業崗位將超過2500個。”該負責人介紹,項目二期還將研發生產銷售醫用電子健康電子類產品等。
除了這兩家已經落地、投產的企業,在受訪時,南陽臥龍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相云還著重提到目前正在對接一個糧食深加工項目。這一項目計劃由南陽本地企業與北大荒成立合資公司,在綜保區建設小麥加工生產線和谷朊粉深加工項目,利用綜保區的政策優勢,進口北大荒澳大利亞小麥種植基地產出的小麥,在綜保區進行深加工。
“根據測算,項目建成后,綜保區的年進出口總額約1.9億美元,內銷產品銷售額約5億元,年納稅額約1.4億元。”張相云信心滿滿地說,如果這一項目落地投產后,每天進出綜保區的卡車將超過百臺,實現一個項目對整個綜保區的強勁帶動。
張相云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這幾個項目是綜保區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的具體舉措,下一步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充分發揮首席服務官的作用,讓企業盡快落地、投產、達產,盡快享受綜保區的政策優勢。
“今年全年將力爭完成進出口值20~30億元。”能將一個正在對接的項目公之于眾,不難看出張相云心里是有譜的。
統籌:趙強
編輯:王訪賢

河南第二家綜合保稅區在哪?答案是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數據顯示,自2016年底正式封關運行以來,經過前兩年的摸索,2019年綜保區進出口值突增至前兩年之和的2倍左右,達到8.49億元。2020年上半年,更是克服不利因素,進出口值逆勢增長至10億元,同比增長2364.36%,是去年全年的121%,反映出經濟運行呈現強勁復蘇態勢。

今年,隨著園區內三家企業的陸續落到、投產,綜保區的快速增長仍有盼頭,預計全年進出口值將達20~30億元。
其中一家是南陽華昌油脂科技有限公司,7月23日,該公司首個海外訂單,前期已經通過南陽臥龍綜保區海關查驗,將于當天從中國沿海港口發往歐洲。
這家企業在今年5月中旬入駐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利用綜保區的政策優勢,專業從事廢棄動植物油脂(含地溝油)資源綜合利用,是典型的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建設日處理200噸廢棄油脂生產線一條,以及檢測、倉儲、辦公等配套設施。

受訪時,南陽華昌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書平介紹,這個項目利用中西部地區豐富的廢棄油脂資源,通過收集、勾兌、調制,加工為工業級混合油,再進一步委托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加工為生物柴油,實現加工增值,且最終滿足產品出口要求,產品全部出口歐盟。
目前,項目已初步投產,日處理廢棄油脂100噸,年底前預計實現進出口額2億元。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5億元,創匯7000萬美元。
在綜保區另一棟廠房內,飄安集團醫療防護用品出口加工項目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面對國內疫情防控的長期需要和國際疫情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飄安決定啟動專門面向國際市場的防護用品出口加工基地項目,經過高效的接觸溝通,項目最終選擇落戶在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根據計劃,飄安南陽防護用品出口加工基地規劃兩期建設。其中,一期主要是口罩和防護服產品,包括醫用外科口罩、醫用n95口罩、kn95口罩、一次性防護口罩等多個口罩產品。
“我們在一期5萬平米的廠房內,共規劃了99級熔噴布生產線10條、口罩生產線500條、醫用服裝生產線500條,達產后可實現熔噴布日產能12噸,口罩日產能2000萬片,醫用服裝日產能50萬件,提供就業崗位將超過2500個。”該負責人介紹,項目二期還將研發生產銷售醫用電子健康電子類產品等。
除了這兩家已經落地、投產的企業,在受訪時,南陽臥龍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相云還著重提到目前正在對接一個糧食深加工項目。這一項目計劃由南陽本地企業與北大荒成立合資公司,在綜保區建設小麥加工生產線和谷朊粉深加工項目,利用綜保區的政策優勢,進口北大荒澳大利亞小麥種植基地產出的小麥,在綜保區進行深加工。
“根據測算,項目建成后,綜保區的年進出口總額約1.9億美元,內銷產品銷售額約5億元,年納稅額約1.4億元。”張相云信心滿滿地說,如果這一項目落地投產后,每天進出綜保區的卡車將超過百臺,實現一個項目對整個綜保區的強勁帶動。
張相云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這幾個項目是綜保區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的具體舉措,下一步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充分發揮首席服務官的作用,讓企業盡快落地、投產、達產,盡快享受綜保區的政策優勢。
“今年全年將力爭完成進出口值20~30億元。”能將一個正在對接的項目公之于眾,不難看出張相云心里是有譜的。
統籌:趙強
編輯:王訪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