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滴滴網約車、平臺出租車及代駕業務客服共收到尋找“失聯”乘客、司機信息需求16796件。經過滴滴安全團隊協助,在72小時內約94.66%的“失聯”人員被聯系到,手機沒電、心情不好、醉酒是導致“失聯”的主因。
一季度滴滴收到1.68萬“尋人”需求
7月31日,滴滴發布第三期“安全發布”內容,公布2019年一季度《滴滴協助尋找“失聯”用戶數據透明度報告》。一季度,滴滴網約車、平臺出租車及代駕業務共收到要求幫忙聯絡或查詢“失聯”乘客、司機信息的需求16796件。
滴滴介紹,收到尋人需求后,一線客服會立即將相關情況升級給安全響應中心即安全客服。經安全客服判斷,如果案情復雜或存在較大安全風險,將再次升級至安全處置團隊。同時,滴滴建議親友第一時間尋求警方幫助。
分析這些尋人需求,約20%“失聯”情況與滴滴無關,比如乘客近期沒有叫車。在80%近期使用過滴滴的“失聯”司乘中,通過滴滴安全團隊協助,在72小時內取得聯系的占比約為94.66%。約5.34%的進線人在72小時中持續未能接聽滴滴回訪電話,或超過72小時仍未能與“失聯”人聯系上。針對后一種情況,滴滴將再次建議親友報警,并將持續配合警方工作。
半數以上“失聯”是因為手機問題
報告統計發現,超過6成的“失聯”情況是因為手機出現問題造成,比如手機沒電、信號差,或者用戶替他人代叫車而實際乘客人卻沒有手機等。
此外約13%“失聯”人因心情不好、家庭矛盾等因素,不愿與外界聯系。還有約11%的“失聯”存在謊報,進線人實際可能是為了套取用戶信息或投訴其他問題。極少比例的“失聯”人是因違法、犯罪嫌疑被警方拘留,或存在自殺傾向等安全因素。
一季度“失聯”進線中,發現有一起“失聯”乘客自殺案件。滴滴曾配合警方調證,并協助聯系司機。最終警方排除司機嫌疑,認定為自殺行為。
在處理“尋人”需求時,滴滴將在保護司乘信息的前提下,全力配合警方調證,并為用戶“緊急聯系人”提供相關幫助。緊急情況下,平臺將成立緊急小組,盡可能為用戶提供尋人幫助。
當親友查詢“失聯”人信息時,如果來電人是用戶在APP內設置的“緊急聯系人”,并開通過“查詢信息授權”,客服將向其提供相應訂單信息。在緊急情況下,如果進線人能證明與失聯人為直系親屬,滴滴也會盡可能提供協助。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