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連續13個交易日低于1元后,身處退市邊緣的雛鷹農牧(證券簡稱:*ST雛鷹)終于爆發出了強烈的求生欲——股價上演從跌停到漲停的“地天板”、攜手供應商以債權出資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雛鷹農牧能否像前三次“仙股”危機一樣,再次化險為夷?
| 1分鐘成交102萬手,雛鷹農牧股價上演“地天板”
7月24日9時30分,雛鷹農牧開盤跌停。而在此之前,其股價已經連續13個交易日低于1元。
依據交易所的規定,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股票面值,交易所將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如此看來,雛鷹農牧已處于退市的邊緣。甚至在此之前的2個交易日,雛鷹農牧已連續跌停。不出意外,24日雛鷹農牧又將收獲一個跌停。
然而,雛鷹農牧在退市的壓力下爆發出了滿滿的求生欲。9時55分,雛鷹農牧驚現大買單,1分鐘內成交量102萬手,是9時54分成交量(2.12萬手)的48倍、9時53分成交量(824手)的1200多倍。
在該筆資金的推動下,雛鷹農牧股價被強行拉升,并最終收在漲停板,單日換手率10.8%,實現了由跌停到漲停的“地天板”。
雛鷹農牧也由此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那么,這根救命稻草能否為雛鷹農牧帶來上岸的機會?
如果7月24日雛鷹農牧沒有漲停,仍收獲跌停,那么雛鷹農牧必須在余下的6個交易日天天漲停,才能在第20日股價達到1.03元/股,脫離退市危險。一旦再出現一次跌停,雛鷹農牧將無力回天。
因此,7月24日的“地天板”至關重要。
| 火速下發關注函,深交所質疑雛鷹農牧利用信息披露抬升股價
退市壓力下,上市公司往往能爆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上演“地天板”5個多小時后,24日晚間,雛鷹農牧公告稱,公司與3家供應商——河南方牧商貿、鄭州牧康貿易、河南牧達商貿簽訂了合作協議,分別出資成立公司,開展生豬養殖業務。
根據協議,雛鷹農牧以豬舍實物資產出資,3家供應商以其持有的雛鷹農牧債權及種豬出資。流動資金雙方共同承擔。
由于合作方均為雛鷹農牧供應商,且持有其債權,通過合作成立子公司,可有效降低雛鷹農牧的應付賬款,緩解其資金壓力;同時,雛鷹農牧以閑置豬舍出資,可有效盤活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增加生豬出欄量。
然而,該公告發布還不到20分鐘,雛鷹農牧就收到了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質疑其是否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股票交易、抬拉股價。此外,雛鷹農牧在資金極度緊張的情形下,擬使用流動資金1800萬元進行投資而不是償還債務也受到了交易所的關注。
| 曾3次化險為夷,雛鷹農牧能否上演奇跡
事實上,雛鷹農牧此前曾三次身陷“仙股”危機(股價低于1元),但都化險為夷。
雛鷹農牧近期股價走勢
6月10日,雛鷹農牧股價由前一日收盤價1元/股,下跌5%至0.95元/股,淪為“仙股”。但就在第二日,雛鷹農牧股價大漲5.26%,重新回到1元線,短暫地來了場“仙股”一日游。
然而,5個交易日后的第二次“仙股”危機要嚴重得多,雛鷹農牧一度在6月18至6月26七個交易日內股價徘徊在1元以下,最終在6月27日勉強站在1元線上,報收1元/股。
還沒等站穩腳跟,雛鷹農牧又在接下來的6月28日、29日再次跌至1元以下,淪為“仙股”。
雖然曾3次化險為夷,但這次的危機顯然要嚴重的多。截至7月24日收盤,雛鷹農牧已連續14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留給它的時間只剩6個交易日。而雛鷹農牧也在24日當晚第五次發布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警示。
在其之前,中弘股份已因“跌破面值”而退市,雛鷹農牧是否會步中弘股份后塵,成為“面值退市”第二股?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