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里森林火災明火已全部撲滅犧牲人員家屬陸續抵達西昌
新華社4月2日電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日下午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木里森林火災最新情況和犧牲人員善后工作進展。
涼山州木里縣“3·30”森林火災應急協調工作領導小組介紹,2日當天,通過低空和地面人員全力撲救,整個火場明火已全部撲滅,火場已得到全面控制,現轉入清理余火和探搜火場階段。
“應急管理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派出5架直升機開展空中偵察、吊桶滅火作業。截至下午3時,5架直升機共飛行14架次,灑水22桶,約65噸。”涼山州安全生產監察執法支隊支隊長唐毅介紹,600余位地面撲救人員仍奮戰在滅火一線,全面清理火點、煙點,配合直升機空中灑水作業,確保撲滅一段鞏固一段,嚴防死灰復燃。
此次森林火災造成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2日凌晨1時20分,第一批轉運的23具犧牲人員遺體護送至西昌市殯儀館,除一具遺體尊重家屬要求安置在木里縣,其余6具遺體將于2日20時左右送抵西昌。
通氣會上介紹,有16名犧牲人員家屬陸續抵達西昌,公安人員已對首批轉運的23位犧牲人員DNA分型檢測完畢,并對7名先期抵達西昌的犧牲人員家屬采集血樣樣本,進行實驗室比對認定。后續犧牲人員家屬DNA比對工作也在抓緊進行。
涼山州政府按照一名犧牲人員一個服務小組的要求成立專門工作組,抽調醫護和心理輔導人員組成服務小組為犧牲人員家屬提供全方位服務。涼山州政府副秘書長吉木子拉介紹,州政府和森林消防相關單位已為30名犧牲的救火英雄啟動烈士申報程序。
目前,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法成立了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調查組,將對此次火災起火原因、救火過程、應急救援等工作依法調查,針對火災過程中的爆燃等細節問題組織專家論證,相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背景分析
兇猛山火為何爆炸式蔓延?
3月30日17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31日,在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目前已造成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究竟什么是山火爆燃?為什么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人員傷亡?犧牲的撲火人員,在那一瞬間經歷了什么?
“山火爆燃”:事發突然難以脫身
什么是“山火爆燃”?
中國森林消防學科帶頭人白夜說:“‘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燒’,和森林消防隊員平日滅火時所說的‘轟燃’意思相近,往往發生時間突然,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等現象,爆燃時產生的溫度極高。”
爆燃造成的危害有哪些?白夜說,一是燒死大量地被植物,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二是產生大量高溫有害氣體,燙傷受困者呼吸道,同時受困者因吸入大量有害氣體,會導致中毒、昏迷甚至直接死亡;三是產生高溫熱浪,對受困者造成灼傷,嚴重時會直接將受困者燒亡。
“森林消防隊員在進行滅火救援時,也應注意保護自身安全。”白夜表示,一是要偵察好火場情況,盡量避開危險地形、植被類型和氣象條件,然后進行科學撲救;二是在火災現場,切記不要順著風向進行逃生,也不要往山上或者經鞍部逃生等;三是在進行救援時,發現附近存在無可燃物的農田、河流、湖泊等區域,應快速轉移到這些區域中,采取蹲姿進行避險;倘若火勢太大導致被困,也可利用濕毛巾堵住口鼻,并包裹好裸露在外的皮膚、毛發等部位,迎著火焰蔓延方向快速沖出火線。
白夜認為,倘若火焰燃燒面積較大,但距離森林消防隊員又有一段距離時,可以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進行自救,即在大火蔓延反方向處,控制性地先用火燒出一定面積,當火焰到達時,周邊沒有可燃物,無法蔓延,同時兩股火焰“相遇”后,氧氣使用殆盡,火焰也會自然熄滅。“但這種方法,一是要在風力不大的情況下使用,風力太大反而適得其反;二是要掌握一定專業知識,能夠對火災形勢進行清晰冷靜的判斷,普通民眾切勿盲目嘗試。”白夜說。
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防火專家舒立福介紹:
山火爆燃是瞬間爆發威力極大
爆燃火是一種山火在蔓延過程中,遇到復雜地形,豐富的可燃物或大風充分供氧的條件下,就可能出現類似爆炸式的燃燒現象。森林爆燃火是瞬間爆發,威力極大,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
山火爆燃瞬間溫度可達1000℃以上
據國外文獻報道,火發展到極為猛烈的時候,爆燃火溫度能達到1000℃以上,火焰達到30米以上。
導致強烈沖擊波高溫灼傷煙霧熏嗆
一旦大火燃燒到這種程度,如果地面有撲火人員身處其中,就會受到高溫灼傷、煙霧熏嗆,加上沖擊波,撲火人員難以脫身,來不及反應,所以往往就可能造成大的傷亡。
造成山火爆燃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長期堆積后發生腐爛,進而產生大量可燃氣體,同時與腐爛的可燃物混合后,突遇明火燃燒導致;
二是在陡坡、山脊、山巖凸起地形、鞍部、單口山谷、草塘溝等特殊的、較為封閉式的地形中,蔓延而至的林火使這些地形中的可燃物同時預熱、共同燃燒后所形成。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