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剛清理完的施工場地,被人傾倒了5000多方渣土,僅清理恢復就要近150萬,這可咋辦呢?”1月4日下午,鄭州市民華明(化名)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稱他所在的鄭州紅帆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鄭州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一標段工程的土方施工項目,工地土方處理完后,卻不知哪里來的渣土車竟在他們處理完土方的工地內傾倒了5000多方渣土、泥漿。第三方評測公司進行評估,不算他們延誤工期損失,僅將5000多方渣土、泥漿清理恢復原施工條件就需要近150萬元。
1月4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鄭州市西四環與隴海路高架向南約500米路東的施工工地內,見到了華明。據華明說,當他們將37公里長的工地土方處理完后,遇到了鄭州市防治大氣污染攻堅戰,便停止施工,等2019年3月15日解禁之后再繼續施工。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2018年11月,不知哪里來的渣土車竟連續往他們清理完土方的施工工地傾倒渣土、泥漿。
“2018年11月10日晚上,我接到工人通知后,就立即趕過去,攔下了兩輛渣土車和一輛正往工地里推土的鏟車。”華明說。他們堵在現場的兩輛渣土車,車頭印有“六合”字樣,鏟車則沒有牌照。在他們與渣土車司機交涉時,其中一名司機僅表示是老板安排的,其他人則關上窗戶打電話。之后,又有兩輛私家車來到現場,要求給渣土車放行,其間渣土車的司機趁勢離開現場。
從華明所提供圖片中,記者看到,一輛渣土車和一輛鏟車停靠在工地上。同時,記者在現場看到,白色雪花下覆蓋著一層綠色的防塵網,網下則堆起五六米高的土堆,面積約有幾百平方,遠遠望去就如同一座小土山,干燥的泥土用腳輕輕一踢就能散成塵土。
“我們等到第二天上午,一直沒人來處理渣土車,我們就向執法部門反映,并邀請河南天騰測繪科技有限公司對現場渣土進行測量評估。”華明說,當天下午,鄭州市二七區城市管理執法局馬寨中隊到場拍照,取證,做筆錄,5點左右,執法局將兩輛渣土車和一輛鏟車扣走。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渣土車扣走之后就沒信了,他曾多次到相關單位了解情況,但都沒任何進展。“直到2018年12月29日,我們終于盼來了處理結果,執法部門對兩輛渣土車和鏟車罰款一萬八,就把車都給放了。”
“執法局的回復是他們只能罰款處理,不能長時間扣押車輛,沒告訴我們對方是誰,甚至連調查過程也不告訴我們。”華明說,馬上就要復工,他們希望能趕快找到對方,讓其把偷倒工地里的渣土、泥漿給清走,不要延誤他們的工期,給他們造成更大的損失。
1月4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與華明一同到鄭州市二七區城市管理執法局進行咨詢。該局一名魏姓科長找來一份處理文件后,稱他們在現場就發現了三輛車,并按照相關規定對運輸單位處以1.8萬的罰款,他們的處罰程序已經完畢。至于雙方的利益訴求需要可以去法院起訴。
隨后,該名魏姓科長將拿來的文件讓華明抄下了兩輛渣土車公司的相關信息。對此,華明表示,執法部門的處罰結果僅是“以罰代管”解決問題,沒有進行詳細調查。“我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明明是管控期間,執法部門僅僅罰款了事,我們會繼續向其上級管理部門反映。”華明說。
1月7日上午,華明的同事告訴記者,他們已向鄭州二七區城市管理執法局紀律監察辦公室,反映了對處理結果的異議。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來源:大河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