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足球專業畢業后,他來到了鄭州市管城區東三馬路小學,做了一名排球教練。
“看起來足球和排球都是體育項目,但實際上二者天差地別。”邵強說。
盡管困難重重,但懷揣著一份責任,一份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愛,邵強扛起了排球教練的擔子。
而這一做就是13年。
這些年里,他帶領著排球隊拿下了省市各項榮譽,他本人也成為排球隊孩子們的“知心人”,成了學校里的一個傳奇。
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文 受訪者 供圖
一個學足球的,從教14年里,做了13年排球教練
邵強說,當被告知自己將要負責東三馬路小學排球訓練時,他的臉上一定是錯愕大過驚喜。
“我那會兒剛畢業,學的是足球專業。”他說,“排球項目,是東三馬路小學的傳統優勢項目。我們的前輩們帶著學生打下了很好的成績。”
壓力,驟然而至。
2007年,他首先做了學校排球教練的助教,每天堅持練習排球,而且經常到圖書館、網絡上搜尋排球教學訓練的專業視頻。
“基本上要從頭學起,排球里的傳球、墊球、扣球、上手發球、下手發球……”他說,只有自己先掌握了才能教學生。
長達一年的時間里,他都堅持陪孩子們訓練半個小時之外,自己加練半個小時,無論風雨。
“有一次練習時發球姿勢不對,戳傷了手指,當時就腫起來了。”他說,“第二天我還是繼續訓練,只是不能練發球,改練別的項目。”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的快速學習、跟隊比賽,讓邵強迅速掌握的排球訓練的基礎,并由此從2008年擔任了東三馬路小學的排球教練。
13年里,他帶領排球隊贏下了省市多項榮譽,憑借著刻苦與努力,實現了足球畢業生到排球教練的華麗轉型。
從落后4分到逆襲獲勝,帶領女排贏得比賽
排球是一項集體項目,需要團體協作、共同努力。
這一點,邵強心里很清楚。
為此,他尤其關注隊里每一個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情緒,一發現問題立即介入。
不論是為孩子們排解煩心事,勸和孩子們的爭執,還是鼓舞孩子們的士氣,邵強都憑著一腔真心與熱愛,真誠去做、堅持去做。
而這,也讓他得到了孩子們的信任。
“我是排球隊50多名孩子們的總隊長,他們的訓練、學習、生活出了什么困難,我都很樂意也很積極地幫他們解決。”邵強說。
現在孩子們已經和他特別熟絡了。他的辦公室,孩子們進進出出,沒有生分。“他們有什么事,也樂意找我說一說。”
這份以真心和愛得來的信任,是邵強帶領隊員取得比賽勝利的一大助力。
那是2017年,邵強帶領排球隊的女隊參加鄭州市比賽。
由于一段時間以來女隊的水平有所下滑,比賽打得很是焦灼,場上的比分已是22比18,邵強他們落后。
休息時間,邵強說:“哪怕他們24分再得一分就贏了,我們也不能決放棄,要堅持到底,敢打敢拼,要爭取每個球都得分。”
他的話給了小姑娘們鼓勵,最終那場比賽女隊以25比23取得勝利。
他說,有一瞬間他從這些永不放棄、團結協作小姑娘們的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教學相長,向書本、向教師、向學生的學習沒有止境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身為排球教練的邵強,特別知道訓練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訓練就像學習,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起初,他用一年的時間,從一個“零基礎”排球小白,向前輩學習、從書本學習,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排球教練。
后來的十三年,直到今天,他還堅持著以自己的訓練帶動學生的訓練。
每天早中晚訓練,逢到比賽前加練,有時周末也要訓練。
印象里最累的一次,邵強記得那天練了四個多小時。
“我要求學生做到的,不僅我自己要做到,而且我要做得更好,要做他們學習的表率。”邵強說。
他用自己的堅持學習、堅持鍛煉,成了學生們效仿的榜樣。而學生們的特質,也影響著他。
2017年,有一個男孩連續給排球隊寫信請求加入,但是由于他身高不符合要求,邵強一度想委婉地勸他放棄。
最后,拗不過孩子的一再請求,邵強破例讓男孩進了隊。
“他除了身高不合標準外,其他的跑步各項都是達標的。”邵強回憶說,“是一個特別自律的孩子。”
他記得,這個男孩特別珍惜進隊的機會,對于交代的練習任務,從來都是一絲不茍地完成。
“我們訓練項目有一個是墊球1000下,有的孩子會偷懶,但這個孩子一直是認認真真地做完。”
經過日復一日的努力訓練,這個男孩先后從普通隊員擔任了生活隊長,又因為過硬的技術水平擔任了技術隊長,后來又做了總隊長。
在賽場上,他會主動帶領隊員們打,能給隊員們加油打氣,在那一年全隊取得省冠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從這個孩子身上也學到很多,特別是他自律和擔當的精神。”邵強說。(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