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統籌:趙強
編輯:張恒

2月1日,花生期貨在鄭商所上市交易。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產國,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居世界第一。而河南花生產量占全國的33%,是名副其實的花生生產第一大省。
對于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花生而言,花生期貨的上市將引導銀行、保險、風險管理公司參與到花生產業鏈中,讓農戶與產業經營主體獲得風險管理工具。
花生期貨上市飄紅
鄭商所花生期貨首批上市交易合約PK2110、PK2111、PK2112、PK2201的掛牌基準價,均為9350元/噸。2月1日開盤之后,各合約均飄紅,上漲8%到10%不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產國,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南,花生種植相當廣泛。目前,我省花生年種植面積1800多萬畝,占全國的26%,總產量570多萬噸,占全國的33%,是名副其實的花生生產第一大省。
由于花生種植收益相對較高,近年來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呈穩步上升趨勢,花生種植已成為主產區多數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由于我國花生市場化程度較高,多年來國內花生價格呈現大幅波動走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全國油料花生現貨平均價最低在6200—6300元/噸,最高在12300元/噸以上,價格的大幅波動令農民和相關經營主體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目前我國花生種植經營較為分散,規?;洜I程度較低,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由于花生市場體系及價格形成機制不夠健全,農戶難以抵御市場風險,在市場定價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
花生期貨上市將引導銀行、保險、風險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參與到花生產業鏈中,通過倉單服務、“保險+期貨”等創新模式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增強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主動性,打破現貨市場傳統經營模式的限制,構建產業鏈競爭優勢。


“花生+保險”項目在駐馬店等地啟動
伴隨花生期貨合約今日正式掛牌交易,中原期貨、東興期貨等攜手人保財險河南省分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和遼寧分公司,分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汝南縣和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開展花生“保險+期貨”項目,幫助農戶、合作社等花生種植主體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穩定種植收入。
由于缺乏價格、質量等標桿,花生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大,各產區與銷區價差大,種植花生的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時常面臨價格波動風險。


“中國花生看河南,河南花生看正陽”,正陽縣花生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20年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正陽縣更是因此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都。種植花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發展花生產業也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之一。
河南正陽花生“保險+期貨”項目以正陽縣新地集團為服務主體,以花生期貨價格保險為突破口,以后續推進金智農(哈爾濱)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等多方共同提供“訂單+保險+期貨+銀行+科技賦能”一體化服務為方向,保障種植戶再生產能力、農產品供給水平和種植收入基本穩定,為農戶增收、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東興期貨總經理王強介紹,河南汝南花生“保險+期貨”項目,惠及汝南縣兩鄉鎮65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覆蓋8362.1畝花生種植面積。汝南縣政府對該項目給予40%的保費支持,東興期貨、國信期貨和上海中期期貨共同承擔剩余60%的保費。
統籌:趙強
編輯:張恒
